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移動式冷氣改水冷
整理家裡發現這玩具很擋路, 想確認還能不能用, 不能用就打算扔了, 所以進行了最後的改造
結果很微妙, 可以算能用, 也不算能用XD 把改造結果記下來
先強調, 這是試驗性玩具, 我不打算幫別人改也不建議這樣改, 如果照做結果爆炸火燒厝後果自負!
這是接續前篇 移動式冷氣改分離式冷氣 之後的計畫
當時就想到水冷, 於是買了一捲銅管
然後捲起來, 放水箱
接著灌水, 加裝幫浦送到熱交換器散熱
熱交換器是原先冷氣附的冷凝器, 加焊銅管擴大口徑, 這樣就可以套上水冷管
結果就算串了兩個幫浦, 水流依然小到不行, 這樣沒法把熱帶走
另外, 就算我用換水來維持低溫, 它一樣不怎麼冷!所以就整組扔一旁
直到最近因為一些因素要整理庫存, 就要決定這貨的去留, 於是進行了最後的改裝
如果失敗了, 沒法用, 就要整組送資源回收了, 因為這貨又重又擋路
看過別人這樣用:
台北車站附近看到, 當路障來使XD
我思考了一下, 回想以前看到的現象, 我印象中在原機蒸發器下方看到透明油漬
我猜我的蒸發器可能已經破了, 於是從對岸買了一組新的回來
拿到時接著先開封, 看它用焊接的, 想說可能只是保護, 沒料到...
加熱下去烤後爆開
居然是充氣暫壓後就直接封死, 大概是要給客戶確認出廠時沒有漏
就像真空包裝瓶剛開會 "波" 一聲, 聽到這聲音就證明真空有維持
所以這個應該要先刺個洞確認會噴氣, 表示氣密良好沒有漏, 我不知道這件事
直到拆封時被噴一臉氣才知道, 還好銅是軟金屬, 這要是鐵的就慘了, 就要工安了
以後看到這種氣密就要知道, 要開封要小心
接著我把上次改的機器冷媒放掉, 然後只留一小段銅管
這長度是憑感覺抓的, 在上次水冷試驗中我有伸手進去水箱摸, 差不多這麼長的銅管會發燙, 後面就冷卻了
要讓它降溫這樣長度應該夠, 然後把銅管用膠帶紙捲塑形, 變成線圈形
接著接管, 接上出口段, 即是原先冷凝器的位置
然後是蒸發段, 接上買來的蒸發器
在操作這兩段時管內溢出潤滑油, 我以為是水, 想說甩掉它, 結果一甩噴出一堆, 我才知道那不是水!
想說前篇問師傅的冷凍油問題, 畢竟這台我重複灌很多次冷媒, 裡面油比較多也是正常的吧?
於是就沒管它, 結果灌冷媒運轉時雖然會降溫, 但壓縮機異常發燙, 壓縮機運轉一定會有熱
但根據以往經驗它溫度不會飆這麼快, 不用一分鐘就燙到無法觸摸, 而且有敲擊異音, 這不正常
我感覺之前師傅說的冷凍油含在冷媒裡應該是錯的, 這應該是額外添加的, 所以上網找了這兩個:
合成 POE 冷凍油, R410a 用這個, 不同冷媒用的冷凍油不能混用, 然後藍色那管是加注器
這個管壁看起來超厚, 應該可以耐高壓, 但鎖定只靠兩墊圈, 所以這會漏, 但至少不會爆
我把它這樣接起來:
這種東西一般是車用系統在用的, 但我已經封管不想拆, 所以用了奇怪的方法
首先藍色加注管前端開關封閉, 打開抽壓力錶高壓和低壓開關, 然後抽真空, 接著把壓力錶低壓開關封閉
此時藍色加注管前端到壓縮機這端就是真空的了, 接著藍色加注管注滿冷凍油
冷凍油會吸水, 最好在濕度低的時候操作, 且開封倒入加注器後迅速封閉, 冷凍油的瓶子也封閉
盡量減少冷凍油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 藍色加注管密封後接著同時打開冷媒槽和藍色加注管前端開關
讓冷媒壓力推動冷凍油進系統中, 重複三次, 打第二管進去時就已經噴了一點冷凍油出來
第三管應該只打不到半管, 全打進去以後封閉壓力錶高壓開關, 移除藍色加注管, 然後黃管改接冷媒桶
接著打開壓力錶低壓開關, 抽真空, 接著封閉壓力錶低壓開關, 打開壓力錶高壓開關, 然後灌冷媒
插電讓壓縮機運轉一陣子, 然後停機, 看壓力下降低於冷媒桶的 15 KG/cm^2 後就灌
前篇說不要超過 300psi, 我想起以前拆機有留下機身照片:
這可以工作到 36KG/cm^2, 500 PSI 啊, 這麼猛的嗎, 那就甭客氣了, 灌!XD
冷凍油和冷媒進去後壓縮機聲音和溫度就正常了, 但是運行久了, 大約二三十分鐘吧
我發現它壓力似乎可以一直上去...
這很危險啊, 壓力也和溫度有關, 突然聯想了一下, 拿起風扇吹一下壓縮機
結果就下降了, 維持在約 31KG/cm^2, 沒有繼續升, 原來這也是壓力源之一
難怪不管是移動式冷氣還是一般冷氣, 壓縮機總是放在有風流動的地方, 它也要散熱!
只靠冷媒回流的低溫是不夠的
看起來可以了, 就準備封管
教科書上說要夾兩隻封管鉗, 我先夾一隻, 想說測試一下, 高壓錶還接著, 然後壓縮機插電
發現高壓錶壓力會上升! 表示根本沒封緊, 這下慌了, 還好雙北人口密度高店家也多
趕緊去找一家冷凍材料行買另一隻封管鉗, 如下圖這隻
這隻夾下去壓力就不會上升了, 表示教科書說的夾兩隻並不重要
如果沒法夾緊, 就算給你夾一百隻一樣會漏, 反過來說, 如果夾了不漏, 一隻即可
接著夾緊後切管, 就可以開始焊接封管了
我還是夾兩隻, 因為這管很短, 我怕它軟化爆開, 多夾一隻是散熱, 散熱的就夾那隻夾不緊的
然後中間夾個溼抹布加強散熱, 這下面可是 18KG/cm^2, 焊接時手有點抖, 怕!
原先焊完是平的, 但好像有個小洞, 不確定是否看錯,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只好再幹坨焊料上去, 就變這樣XD
最後用泡泡水確認有無洩漏, 看起來是沒有
然後收工, 把這堆管上的冷凍油擦掉...
接著找個合適的盒子當水箱
然後拼湊一下, 量測尺寸, 做外框
組裝完成
demo:
這玩具經過這番修改後確實可以製冷, 最低溫為 6.8 度, 作為冷氣是絕對合格的了
但問題是水冷的水溫無法維持在室溫, 水冷用在 CPU 散熱很好用, 因為 CPU 溫度很高
溫差大的熱水散熱比較快, 可是壓縮機的水溫大概 30-50 度, 和室溫差距小, 要弄到降溫需要比較久
而水溫一上去, 從影片可以發現, 蒸發端溫度也會上升, 當上升到接近室溫時就不叫冷氣啦
在夏天剛完工時我有偷測一下, 結果就是冷沒多久就因為高水溫而不冷, 然後就開始搞框架固定
這樣才能方便測試, 結果因為一些事情延後了, 等到完成時已經寒流來襲, 這樣測就不準了
冬天可以撐比較久, 但我相信夏天應該三兩下就不冷了
所以開頭就說, 這可以算能用, 也不算能用XD 水冷還有清洗問題, 除非像 CPU 那種封閉水冷
那可以不用維護, 這種自己組的, 水冷液會接觸到空氣, 它會變質, 要定期要更換
這麼大一桶定期換起來會相當麻煩, 維護成本較高, 不如空冷好清理, 而且水冷也是要熱交換器
等於是要清理風扇還要換水, 簡直自討苦吃, 所以這玩具最佳的用途就是當教具XD
demo kit, 你可以摸到冷和熱! 感覺一下製冷系統的奧秘, 大概就這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MADOKA
回覆刪除大叔新年快樂
拜個早晚年?
最近NB硬碟跳出了警告
C5出現數值,但是05還是0
這是要準備壞軌了嗎?
https://iili.io/JRBcxEu.png
可是我是浮動ip耶
要跟google講IP區段嗎
不過這個要怎麼看阿?
松下的電視這幾年來大陸製造的品質都不佳
明顯品管變很鬆散
很容易壞掉
我這台TH-L42E6W台製的(2012年購入)到現在還沒問題
對了!你不關電腦的理由是啥阿
視在BT下載BT嗎
還是有架NAS OR 伺服器?
停電自動關機很多ONLINE UPS都辦的到耶
還有我最近發現為何2.5吋硬碟為何只零賣2TB的了
好像是因為2TB以上的厚度增加很多
從7MM增加到15MM
筆電都沒辦法塞下去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4L2kZMAOXE
那你覺得PC的3.5吋槽裝得下去嗎?
突然多出很多文章
這是你之前積壓沒發的文章嗎
我不會看 smart 資料, 有些回報不一定有效
刪除我不知道怎麼問, 我也浮動 ip 沒遇過問題
我兩台松下的都台灣製, 已更新在原文章中
個人系統規劃不便透漏, 不好意思
筆電現在都裝 M.2, PC 如果是打電動的重視性能依然是裝 M.2
2.5/3.5 大概只有專業用戶或 NAS 機才會買, 會買這種機器的一定有空間裝
12 月中才開始寫, 沒有積, 只是懶得寫